供熱計量遭遇技術熱、政策冷 分戶供暖還要等多久
博覽會展出的各種供熱計量產品琳瑯滿目。
據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北方城鎮采暖能耗占全國城鎮建筑總能耗的40%,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組成部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也在包括今年兩會在內的多個場合表示,用熱計量是建筑節能的重點。
“熱傳遞的特點是對流、輻射、傳導,這種特性決定了熱計量不像水和電那樣簡單?!睒窐I節能技術公司總工程師何明豹告訴記者,水電的流量就是你的用量,但熱不一定。通過墻壁、樓板的傳遞,可能你要為別人的使用付費。這就需要合理的技術。
技術研發的空間加之公平節能的前景,吸引了大量企業甚至個人的興趣,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的話說,就是“千軍萬馬搞計量”——熱量表法、熱分配表法、時間面積通斷法、流量溫度法……據統計,目前按不同方法生產熱計量設備的企業已有200多家。
但因為沒有足夠的市場,很多技術難以推廣。首鋼退休職工安文德研發了水暖控制閥的計量方法,并四處尋找市場化利用的途徑,始終未果。幾天前,他還帶著自己的技術說明來到科技日報編輯部請求幫助。
波蘭2年的路,我們14年還沒走完
技術熱情并沒有改變我國供暖計量改革步履緩慢的局面。
原建設部1996年頒布的《建筑節能“九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拉開了我國供熱計量改革的序幕。14年過去,我國北方絕大多數城市的熱計量收費改革并未見到成效。據世界銀行“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項目辦專家辛坦提供的數字,目前實施熱計量收費的面積只占我國總供熱面積39億平方米的1.2%。
辛坦對歐洲國家的供暖改革進行了研究。他發現,從提出改革設想和要求,到進行有關技術產品的選擇示范,再到出臺有關技術產品標準,“波蘭用了2年時間,而我們的改革似乎到現在還沒走完這一步”。
熱計量收費改革實施階段,西歐國家只用了兩三年,東歐國家大體也只用了六七年時間。波蘭在1995—2002年7年時間內,一口氣完成了采暖費暗補變明補、熱計量價格改革、供熱壟斷體制改革和熱計量收費改革。
“問題不在技術,而是體制?!北本╅L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研究員程宏認為,體制問題是供暖改革最大的障礙,根源在于中國供暖行業的壟斷性地位。
和他持相同觀點的人不在少數。2007年,時任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分戶供暖”難實施主要是體制問題。他舉例說,科技部大樓是節能建筑,供熱期間的實際用熱量只有一般大樓的1/15,但供熱仍按面積計費。仇保興直言,這背后就是體制問題,因為供熱公司大部分都是政府的附屬機構,機制僵化,不可能迅速采用市場的辦法,像水費、電費那樣計量到戶。
供熱計量的春天何時來
“營利性”供熱單位,最關心的是每年的熱能銷售總量是否增長。程宏認為供熱企業對于熱改的態度過于消極,是因為隨著熱改帶來的熱能管理精細化,有可能導致總耗熱量的下降,最終影響其收益。
在推進天津市供熱計量改革的過程中,田雨辰也時常有這樣的感覺:“供熱企業應該是供熱改革最大的主力軍,但現在卻是最大的‘阻力軍’?!?/span>
人們期待著政策的進一步推動。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這是自2003年11月國家八部委聯合發文,推動中國供熱體制改革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為牽頭的多部委第三次以“供熱計量”為標題內容頒發行政文件。
4月1日,《北京市公共建筑供熱計量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有消息說,該辦法的出臺,標志著北京市供熱計量改革工作已由試點轉向全面推進階段。
“像今年的春天來得晚但總會來一樣,供暖計量改革的春天也總會來的?!毙靷ミ@樣說,和他一起等待的還有大量的供熱計量企業。- 上一篇:入冬了 請給水表保暖 2017/3/2
- 下一篇:戶用熱量表應用現狀及相關思考 2017/3/2